17">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这简直就是前汉太守都试制度的威力加强版——那都算往轻里说。
历史兜兜转转,终究还是转了回来。
州牧制度实施以后没过多长时间,本就衰落的后汉朝廷,再也无力控制地方,几乎是在瞬间就分崩离析。
与此同时,不少州牧成了第一批地方割据军阀。
然后么,大汉昭烈皇帝起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终能乾坤复秩,宗祀惟宁。
当朝天子又天资仁敏,爱德下士,以聪明之姿,等契往古,总百揆于良佐,参列精之炳耀,凭丞相得还旧都,任冯永而复雒阳。
大汉三兴在望,除了人心向背,仁人志士用命,亦赖精兵猛将扫荡群贼。
纵观大汉两落三起,其武功与兴衰,兵制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经过这么多年不断调整和完善,季汉现在实行的是征兵制和募兵制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征兵服役四年,一年在本郡戍守,同时接受正规军事训练,这就是郡兵——这比前汉的都试还要激进一些。
至于剩下的三年,则是要调入中央军,参与对外作战。
这四年是强制性的,也是徭役的一部分。
四年之后择优选入卫士,家里才能免除一部分赋税或者徭役。
如果立了军功,授了军田,那这辈子就算是值了。
只是从古至今,从来就没有一直完美的政策,只有适合当前情况的政策。
季汉的兵役,自然也是有得有失。
优点是在保证兵源充足的同时,还能让兵源保持较高的军事素养。
缺陷是百姓负担较重,财政支出较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