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等等。
这些都暗示了亚瑟在陪伴和感情上,想要被正常人认可的极度渴望。
在索菲幻想谎言的包裹下,亚瑟短暂的出现了对生活充满希望时刻,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约会回来后,和母亲在客厅飘飘舞蹈,电视中莫瑞节目放着片尾曲,是弗兰克.西纳特拉的《这就是人生》。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表达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其中歌词有一段大概翻译是:“五月份被击落,但我知道我会改变这种音调,当我回到最顶端时,那会是六月。”
这首歌要表达的是困难只是暂时的,人生就是会起起伏伏跌跌撞撞,这就是人生。
但反过来,亚瑟多次对苏菲的幻想,也是精神分裂严重化的表现,这也预示了小丑正在慢慢吞噬着亚瑟,因为当苏菲幻想谎言被捅破时,对亚瑟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且,亚瑟不光对苏菲产生了幻想,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中,亚瑟一上台颠笑症就发作,显然这是已经失败的表演,却随着一首背景音乐《Smile》响起,亚瑟的表演起死回生,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当《smile》歌声响起时,也正是亚瑟的幻觉启动了,按照现实情况,亚瑟上台颠笑症发作,再加上他本身并不好笑的段子,必定这场表演是以失败收场,而亚瑟这时则选择了自我蒙蔽,幻想除了苏菲的到场支持外,还幻想了自己演出的成功。
《Smile》这首歌,出自卓别林《摩登时代》,歌词的第一句是:“当你的心在疼,但还是要微笑”。
可以看出,这首歌非常应景此时亚瑟在俱乐部的成功演出,只是一场自我安慰的假象。
关于亚瑟想象出来的幻觉,我一度怀疑亚瑟的女社工,也是亚瑟的假想对象。
首先我们来看女社工这个职业,是代表着积极和正面的心态,是亚瑟内心渴望倾诉的出口,这样的出口在什么时候被关闭了?
是在小丑初次登场,也就是亚瑟杀了三个金融男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