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开枪的人,是亚瑟心中的小丑。
当亚瑟跑到厕所时,跳起了一段极为艺术的舞蹈,在舞蹈的过程中,亚瑟极为镇定和从容,或者说,此时厕所的亚瑟,是内心的小丑,小丑在完成一个杀人后的仪式。最后亚瑟(小丑)对着镜子,展开双手,完成了小丑的初次登场仪式。
这时影片镜头巧妙对着镜子中的亚瑟,暗示着小丑虽然初次登场,但还只是镜子里的小丑,还没有完成对现实亚瑟的全面吞噬。
小丑真正吞噬亚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我想应该是亚瑟的第一次杀人,这让亚瑟更有自信,从而让亚瑟有勇气跑去亲吻暗恋已久的同楼道邻居索菲。
是的,亚瑟和索菲的相识到相恋,同样也是亚瑟彻头彻尾意淫出来的谎言与幻想。
如果说亚瑟对默里的幻想是对理想和父爱的渴望,那么亚瑟对索菲的幻想,则是亚瑟渴望被正常人认可的需求。
索菲作为正常人,在银行上班,有着年幼的女儿,但在母女俩的生活中,都缺少一位叫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此时暗恋索菲已久的亚瑟,正好用他自己的幻想,填补了索菲母女俩丈夫和父亲的缺席,而自己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满足感。
影片第一次呈现亚瑟和索菲在电梯见面,亚瑟看到索菲带着女儿进电梯,电梯途中中断,这正是亚瑟对索菲产生幻觉的开始。
索菲因为电梯中断而抱怨,然后和亚瑟互动,索菲用手比作枪自杀,其实这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这些都是亚瑟自己幻想出来的。
因为后来亚瑟进入索菲家中时,亚瑟做了同样用枪自杀的手势,索菲惊恐万分,这说明这个动作根本不是亚瑟从索菲身上学来的。
再者,不要忘了亚瑟日记本的那句座右铭:“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的本身,就有自杀的意味。
之后亚瑟还幻想了索菲去俱乐部支持他的脱口秀,索菲陪他逛街,两人在甜甜圈欢快聊天,索菲在医院陪伴亚瑟中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