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处置他?
牵一发而动全身。
山东小吏的前程非系于粮道畅通,而系于家族势力与曹丞相之间的某种稳定,某种和谐的政治需求!
只要不捅出动摇根基的大窟窿,只要家族势力仍在,曹操此刻便动不得他们。
故而这些人的行事,只求账面符合定例,哪管前线将士饥肠辘辘?
以上等等,便是大汉王朝的有用责任制!
只要这些人的存在,对稳定地方豪族、维持后方运转,哪怕是低效腐败的运转,还能有用,那么其个人的责任,便可模糊,些许损耗,便是可被容忍…
荀彧的话,也只是说了一半。
骠骑制度再好,没人执行又能如何?
而且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山东的包工头。运粮任务层层转包,每一层都要盘剥一层利润,到了下面还能剩下多少?骠骑可以用筹来让民夫运输,山东愿意么?从上到中,谁都不乐意!
曹操扯出一个充满讥诮的笑容,点了点头,有恒产者方有恒心…无恒产,无恒责者…眼中只有眼前蝇头之利,岂会顾及大局?此乃人性之常也…
他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地图前,目光扫过地图上的曹军防线和后方粮道,待荆州之战毕…此等蠹虫,便是寻个罪名,斩了罢…
这话他已经说了好多遍了,就像是每一个封建王朝都在高唱要除贪官。说到了现在,就连曹操都有些觉得一股郁闷之气,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为什么现在不杀?
因为现在还有用。
这就是曹操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他无人可用!
曹操讥笑斐潜的难题就是无人可用,可是当镜子摆在曹操面前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真实的丑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