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是元辅先生拉偏架,申时行绝对不是他的对手!
一个端水大师,就是在松江做了几年巡抚,依旧改不了那个端水的臭毛病,事事都想折中,都想周全,怎么可能事事周全。
高启愚就完全不同了,他做事,根本没有后退绥靖可言!
“礼部左侍郎少宗伯高启愚接旨,陛下敕喻:”徐爵再甩拂尘,拿出第二张高丽贡纸来,陛下尚节俭,不太重要的圣旨,都没有锦缎装裱,只有一张纸。
高启愚一愣,刚要站起来的身形一顿,再次俯首帖耳,最近朝中并无大事,也就是翰林院和环太商盟。
还有什么他没注意到,需要他去做的不成?
“墨西哥、秘鲁、智利三地总督已抵松江,指日入觐天津州,为《通商章程》签订事。此章程自初拟至将成,历时经年,繁琐无数,乃少宗伯一手督办,方有所成。”
“高少卿秉公持正,恭顺有加,直陈无隐,环太商盟诸务,仍敕命少宗伯一并总督处置,今日前往天津州,自可便宜行事,唯以利国、通商、安藩为要。”
“钦此。”
高启愚显然愣了下,再拜大声说道:“叩谢陛下隆恩。”
他在这不忿了那么久,结果,陛下把这份功劳还给了他,这让高启愚非常羞愧,居然怀疑圣天子会赏罚不明!
高启愚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独臣这条路可太难走了,自古走上这条路的臣子,就没有一个好下场,高启愚当年下定决心要走这条路,是因为陛下圣明,他才有勇气这么做。
结果,在圣上没有明确旨意的情况下,就因为大宗伯沈鲤的一席话,就对陛下产生了疑虑。
事不关己则明,关己则乱。这是当年张居正讲官场的时候,告诉高启愚的一句话,事情一旦关切到自己利益时,自己就会患得患失,到了这种时候,最重要的是冷静的去处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