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错、是非、善恶、美丑、道德的完全虚无的世界。
这个绝对真空、完全虚无的世界里,除了自我,别无一切。
根据狂信徒的各种癫狂之言,连大明都欠极乐教的,也就是大明皇帝都欠了极乐教。
这里面是非曲折十分的复杂,但大约逻辑就是:极乐教徒向往大明,大明却对它们关上了大门。
这种教义的改变,是大明所没察觉到的消息,所以这个狂信徒才绕开了层层审查,出现在了船上。
朱翊镠很难理解这种疯癫,甚至无法精准描述,只能选择杀死了它们,并且根据到新查到的情况,对舰队上所有倭奴进行二次审查,将极乐教徒全部筛选出来沉海。
在朱翊镠看来,极乐教这玩意儿已经扭曲到了一种极致。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除了自我之外,父母、家庭、子女、亲朋如此亲密的关系都无关紧要的话,那人就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了,那就不是人了。
而且极乐教的教义总是在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交换。
人需要用自己的生产剩余,去交换其他人的生产剩余,这种交换成为了社会关系的基石。
在潞王看来,极乐教的教义是百般狡辩,无法从根本上解释这个问题。
在极乐教徒的眼里,全世界其他人都欠它的,所有人都应该成为它的供奉者,供奉自己的一切去赎罪。
极乐教的教义非常古怪,它们预设了一个其他人有罪的天然立场,基于这个立场,用各种虚妄的理由,甚至给自己没关系的人罗列罪名,并且逼迫他们赎罪。
按照社会关系由交换为基石的基本理论,朱翊镠认为自己是有罪的,他靠着和皇兄的关系,骄奢淫逸这么多年,就必须要用自己的身份,去偿付自己得到的一切优待。
皇帝最喜爱的弟弟潞王殿下,认为这真的很公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