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路变得安全,开海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支持。
海寇越是泛滥之地,海贸的规模越小,而潞王就藩的第一职责,就是要做大明朝廷在东洋的手,将这些海寇清缴,让他们不敢对商船动手。
“先生说得对,此等要务,绝不可轻信夷人,东太平洋,大明鞭长莫及,这些个总督府或者默许,或者纵容海寇,劫掠大明的商船。”
“金山水师,要肩负起这一职责来,朕会跟潞王好生沟通。”朱翊钧认真思索,觉得张居正讲的很对。
根据《章程》,所有成员都不许为海寇提供任何的港口服务,补充任何的物资,修补帆船、提供水食、货物售卖等等。
但,就朝廷从水手搜集到的消息来看,东太这些总督府,有着许多心照不宣的小港口,为海寇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大明商船前往,危险很大,消灭隐患,自然是朝廷的职责,朝廷责无旁贷。
“从首里府那霸港出航的所有大明船只,可以在那霸港获得各种武器,武装船只,防止劫掠之事发生。”张居正说起了武装商船的问题,前往东太总督府的商船,必须要是武装商船。
武装商船广泛存在于马六甲之外的西洋贸易之中,大明商船可以在马六甲城和棉兰老岛达沃城补充刀枪剑戟、甲胄弓弩、火铳火炮火药等物。
秩序之外,能相信的只有自己了,这也是大明商船不愿意出马六甲城的原因之一。
大明从来不怕商船掌控火力,因为商船的火力再强,也没有水师的火力强。
张居正和皇帝聊的海贸政策,整体上遵循了当年万士和提出的‘仗剑行商’这一海贸基本策略,在规则还不完善的时候,在一望无际的大洋之上,暴力就是保护自己的唯一手段。
皇帝和张居正聊了很久,这些都和环太商盟息息相关,但这些国策的调整,和其他成员无关,是大明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海贸形式。
“先生对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