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研究生产和货币,是为了更好解释货币在经济中的实际作用,朝廷如何更好的运用货币工具促进大明发展。
而刘新奎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了货币量和生产商品之间的关联。
货币量无法满足商品交换需要,就是钱荒;
货币量能够满足商品交换需要,就是平衡;
货币量超过了商品交换需要,就是梦幻泡影。
大明的货币,能够满足商品交换需要吗?显然不能。
白银越多,大明的贸易就越活跃,货币需求量增长远大于白银流入,白银缺口越大。
白银越多,白银就越少,这个让人哭笑不得、无解的怪圈,就摆在大明面前,只要家里有买卖的势要豪右、乡贤缙绅,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大明的白银完完全全不够用。
尤其是最近几年,西班牙蹬鼻子上脸,持续触怒大明,主动缩减白银对大明流入。
这种行为加剧了钱荒,对大明的影响是十分致命的,会影响到大明的方方面面,而皇帝利用黄金宝钞,弥补了白银流入缺失的问题。
那么,黄金宝钞的代价是什么呢?代价是皇帝陛下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内帑有点银子,都要送到燕兴楼金银市,用白银换取黄金,将黄金送到通和宫金库中,而后以宝钞的形式,借给朝廷。
尤其是陛下以‘零利息’借宝钞给朝廷,那宝钞就是圣恩普照,是陛下德泽天下。
“朕也是收利息的啊,怎么到了刘新奎嘴里就是零利息呢?”朱翊钧眉头一皱,朱翊钧也是要收利息的,朝廷举债,朱翊钧给钞,还钞的时候,也是有利息的。
“刘新奎的意思是实际利率,陛下收的债息和会同馆驿的存息是相同的,所以是零利。”冯保解释了下其中的原因,刘新奎是详细钻研过的,皇帝放债,其实是不赚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