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完全是按照京营发放流程发放,确保劳动报酬发放到位。
为了保证工匠们的积极性,王崇古甚至请了北镇抚司、东厂宦官、擅长查账的稽税缇骑,分段入场稽查贪腐,连工兵团营饭堂里馒头、窝头、米面粮油,都在缇骑的稽查清单上。
王崇古之所以如此拔高反贪力度,完全是陇开驰道的修建难度极大,翻山越岭,从工程设计角度去看,是可以修建的,但从工程实践来看,真的非常非常困难,能够完成是一种奇迹。
王崇古在营造嘉峪关到兰州段驰道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甘肃没有铁矿,如果要修驰道,就要从腹地运到甘肃,最近的距离,也是从胜州厂运送。
但胜州厂哪有那么多的余力,供应甘肃的驰道修建?
别看绥远有卧马岗厂和胜州厂两个煤钢厂,但焦炭、钢铁生产远远满足不了绥远本地的需求,更别说,这两个官厂还要承担一部分西山煤局的原料供应,就是从牙缝里挤,最多给一百里驰道铁料。
王崇古多方协调无果,只要到了一百里驰道的铁料。
钢铁,是一种极其稀缺的资源,在没有卧马岗厂和胜州厂之前,绥远人做饭连铁锅都没有。
但嘉峪关到兰州的驰道铁料最终还是解决了。
格物院派了七名地师,带着七百余人,在嘉峪关、兰州附近,翻山钻林,一名地师牺牲,一百余名堪舆寻矿人员死亡的代价,在一年的时间里,终于找到了嘉峪关本地的铁矿,距离嘉峪关一百里的嘉铁山矿山。
先修了嘉峪关到嘉铁山铁矿驰道,再修的嘉峪关到兰州驰道。
“千峰凿破通天路,万壑填平贯陇途;寸轨铢银铭血汗,祁连莽莽巨龙伏。”朱翊钧将早就写好,多次斟酌修改后的一首诗,写在了王崇古的奏疏上。
在陇开驰道修建的过程中,朱翊钧甚至后悔过,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当初选了陇开驰道,而不是京广驰道,修建难度真的太大。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