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择,而不是兼顾两边。
临床这边已经交给副主任宋子墨去管理,自从杨平获得诺贝尔奖,三博医院的名气在国内国际的越来越大,很多进修医生也陆陆续续来到三博医院。
周主任带着一批新的进修生来到研究所的临床病区,这一批进修生有十几个,一半来自国外,一半来自国内,来自国外全部是欧美顶级医院,因为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对进修医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人很难合格。
除非像李民医生那样有直通的进修资格,依靠正常程序进来,对医生的教育背景、资历和实践水平要求非常严格。
周主任将进修医生交给张林离开了,张林安排他们先参加早交班,会后再统一做出安排。
在这批医生之前的一个月,已经来了好几个医生,这些医生很多就听过杨平的各种传闻,但是来到科室之后,他们没有看到过杨平做手术,所有的手术都是宋子墨和徐志良做做,他们以为,杨平很可能是一个只搞科研的临床医生,并没有手术技能,而那样举世闻名的手术案例,很可能是冠名杨平,其实是宋子墨或徐志良主刀。
这在国内大医院并不少见,有些科主任擅长科研,不擅长看病和手术,看病和手术这种事情交给手底下的业务水平高的临床医生去干,自己只专注于科研发论文,在内部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但是外来的病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况,还以为他手术水平很高。
这些进修医生猜测,大概杨教授就是这种情况吧,像杨教授这种人才,已经获得诺贝尔奖,其实也已经不需要做手术,毕竟做手术很辛苦。
研究所的临床病区,因为今夏医生的增多,参与早上交班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庞大,好在研究所的办公室很宽敞很大气,暂时还够用,能够容纳这么多人。
病区新来一对特殊的病人,在值班医生完成交班之后,宋子墨亲自来介绍这个特殊病人,来自美国的一对九岁的连体姐妹,她需要做分离手术,但是美国医生经过多次缜密地研究讨论之后,决定这种连体人无法手术分离。
她们分化出两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