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很多科学家为了推进医学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付出,你肩膀一下算得了什么。”
三博医院归为帝都直接管理,上级领导一直还没有视察三博医院,上级领导有自己的考虑,像杨平这类天才人物最不喜欢的就是繁文缛节,所以他尽量不打扰杨平和三博医院,只是在背后悄悄地给予支持,甚至有什么意见也是通过夏院长去传达,是意见,不是指示。
上级领导很开明,他不想自己的意见干扰杨平的天才判断。
给他最好的平台、最好的资源、最好的保护,这是上级领导的思路,其它任他他去自由自在的努力,天才最需要的是包容与自由,而不是指导和管理。
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医学科技方面仍然差距很大,杨平决定自己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他决定将自己工作重心进行转移,从外科手术转往科学研究。
杨平非常热爱外科手术,但是如果将工作重心一直放在手术上是浪费自己的特殊才能。
做手术对科学的发展贡献微乎其微,做手术其实只是不断地重复工作,即使对术式进行改良,对手术理念进行革新,也只是在现有技术上进行的局部改良而已,算不上重大创新。
他必须将自己的能力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引领医学的创新。至于手术方面,以后他主要任务是培训学生。
这也是为什么杨平将大多数手术交给宋子墨、徐志良来做的原因,将自己的手术技能传授给别人,这种类似复制的培训模式可是扩大自己手术技能的惠及范围。
以后还可以扩大进修学习的队伍,将全国顶级医院医生的水平提上来,这比他一个人拥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要好很多。
将自己的外科技术教给一批优秀的医生,这些优秀的医生再各自带出一批学生,如此扩散,可以提高整个医生行业的水平,这样自己的外科水平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杨平将这个想法与夏院长和苏教授说,他们非常赞同,他认为学校、医院、研究所三者可以协同起来,建立一个成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