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在思路上没有那么被动。
反正那边已经展开经验性治疗,杨平暂时放下这件事,他去看看思思、宁圩、罗进,他们是目前K病毒的实验性治疗志愿者。
他们三个都恢复得不错,肿瘤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清除,按照这种治疗效果,经过两到三次治疗,他们身上的肿瘤细胞可以清除干净,这种治疗效果只有细胞治疗针对特定的血液肿瘤的治疗才能达到。
试验团队对这种新治疗的信心更加充足,几个实验室的团队干劲十足,希望快点能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这可是他们第一个上市的生物制剂,成就感自然爆棚。
宁琪原本以为弟弟又需要一次生死劫,没想到治疗这么轻松,住院几天,挂一瓶“吊针”,问题就得到解决,她对杨平的这些黑科技更加有兴趣,准备继续提高对杨平的科研基金的捐助力度。
在肿瘤的治疗方面,杨平终于取得了突破,这是继空间导向基因之后第二个重大科研成功,这个成功也是具备世界级的。
不过他知道,现在这种K病毒能够治疗的肿瘤有限,也只有两三种,他现在要考虑对这种K病毒如何进行拓展,如何让它对什么肿瘤敏感,需要对这种肿瘤细胞进行完善的研究,然后在K病毒上装上相应的模块,技术十分复杂,需要大量的试验进行验证。
这两天比较忙,杨平需要给思思、宁巧和罗进安排第二次K病毒治疗,杨平没有时间关注那个神经内科的患者。
会诊后的第三天,徐主任打来电话,患者开始出现高热,最高烧到39.5摄氏度,现在已经陷入昏迷。
徐主任很是为难,经验性治疗究竟是否继续,万一出问题,最后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在没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这样治疗,很容易惹上麻烦。
所以其实医生也有战略能力的差异,高明的医生能够在战略上把握正确的方向,而普通医生处理患者毫无战略规划。
杨平再次将这个小男孩的病历调出来,他要重新研究这个病例,大致梳理一下整个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