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一周后,融合两家之长的新设计方案终于出炉:硬朗的三角车架与流线型配件相得益彰,红黄蓝三原色的撞色设计充满活力。
李武审视着设计图,眼中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虽然离完美还有距离,但他评估每个环节都达到了80分水准。
最后就是制作成本的问题了,他问着负责跟自行车厂对接的负责人,“成本评估出来了么?”
“经过优化,单辆成本控制在600元左右。”
“ofo和摩拜单车的成本预估结果呢?”
“ofo每台成本是二百五,而摩拜比较贵高达到3000元/辆。”
“啧摩拜还挺贵,”
“头,咱们这个需要跟王总同步下么?”
“不必,这个项目我全权负责。”
李武环视团队,斩钉截铁地说,“诸位,我们可以大干一场了!”
当天深夜,李武的电脑屏幕在黑暗中泛着幽幽蓝光,映照着他疲惫却专注的面容。
他的指尖在键盘上飞舞,新建的文件夹依次弹出:
《共享单车设计及专利申请》
《地推实战手册:共享单车场景化推广SOP及经典案例库》
《共享单车市场营销体系重构白皮书1.0》
键盘敲击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嗒嗒”的键盘声在寂静的办公室格外清脆。
李武将团队一周的头脑风暴成果系统化梳理:
产品设计三原则颜值即正义:必须打造街头吸睛利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