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44">所以,早早的就有着人,提前三年,开始为今年科举做准备了。
譬如传统的科举强路——江南西路、江南东路、两浙路的官宦之家们,在元祐元年就已经派人进京,拿了当年开封府吏员的卷子和题目回去开始钻研了。
此乃春江水暖鸭先知。
更是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现实写照。
于是,当王安石出山,以江宁保宁寺为基地,再次开始讲学。
一时,无论新党、旧党家的孩子,纷纷涌向江宁。
赶都赶不走!
真以为是王安石人格魅力大?
人家早就知道,当今天子要对科举动刀子,做文章了。
也早知道,天子好术算,喜实务,爱那墨家的机巧之事。
而王安石公开讲学,以实务、术算为本,更是等于明牌告诉了天下人——讷,朕就是喜欢这样的人才!
官宦人家们,虽然对此颇有微词,私下也有着非议。
因为,这些家族里的好多人,这十几年来,一直是埋首经义。
现在朝堂忽然要改,他们有些不适应。
可,一个家族里不止有老人,更有年轻人。
那些学了十几年经义的人,或许一时间难以适应新的形式。
可,年轻人就不一样了。
这等于给了他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和可能。
于是,无不盛赞天子圣明!
毕竟,这可是功名!
今年科举,放寒门士子、农家子身上,是很突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