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以后,商人的地位一定是上升的,朝廷也不好自己坏了规矩,明目张胆地继续搞摊派薅羊毛了,而朝廷又缺钱,所以皇室产业插手一些行业,那也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因此,既然大背景变了,这些商人又都不傻,肯定不会跟朝廷对着干,抱着这些既得利益不放的。
要是真有人这么蠢,那可就要问九族多否了。
毕竟在皇权面前,任何有钱有势的商人,都不过是蝼蚁罢了。
不过既然要马儿跑,肯定是要给马儿吃草的,朝廷不可能说白白剥夺了他们的产业,而朝廷也没有足够的钱去收购。
但是,朝廷有政策啊!
之前不允许任何民间的海外贸易,现在虽然也不允许,但完全是可以放开一个口子,让这些大商人的船,跟着大明的官方远洋舰队进行第二次的下南洋,这样的话,很快他们亏得钱,就能从海外贸易中弥补回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的赚本意当然也不是为了让他们赚钱,而是培养大明民间的海贸能力。
有了大商人跟着喝头汤,后面海禁逐渐放开以后,事情就会好办的多,民间的中小商人也会跟着出海,而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中小商人,其实才是海上贸易的主力军。
“那就有点‘斡脱’的意思了。”
“对。”
所谓“斡脱”,指的是以前蒙古帝国的时候,由于成吉思汗对商业贸易釆用的鼓励政策,有很多西域回回商人集聚于蒙古汗庭以及各级贵族周边,为他们搜刮和经营财富,而“本钱”,则是来自于蒙古军队四处征战所掠夺来的战利品,诸王公们将掠夺来的银子交给回回商人,让他们从事商业活动或经营高利贷,以此获取利润、利息,这些以官钱营利的人被称为“斡脱”。
而到了元朝的时候,在中原的斡脱,则是被忽必烈设置的泉府司管理,掌管斡脱经营、海运、市舶贸易等,明面上为皇室贵族采购奇珍异宝的职能其实只是一个幌子,说是“大元皇室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合适一点,元朝的王公贵族们出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