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来意:“我想着小琴姐认识人多,能不能请你帮着看看有没有单位有需求,咱国内的也行,国外的也可以。”
由于拿不准国外现在有没有同类设备,所以唐植桐在描述的时候比较谨慎。
“行,我回头打听一下。我听叶主任说保温箱项目成功了?”苗小琴没有嫌麻烦,掏笔在笔记本上将此事记下来,并在后面标注了三角形,以示重视。
“离成功不远了,目前我们自己测试是符合设计需求的,今儿又给产院那边送过去一台,等那边认可了,才算真正成功。”唐植桐呲着牙笑道。
这是唐植桐来到这边以来主持的第一个项目,眼瞅着保温箱一步步成型,就如同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长大,内心的成就感远比只画图纸要强烈。
“那预祝你们真正成功。”苗小琴笑笑,说道:“叶主任指示要在成功之日为你们庆功,等你那边定了日子跟我说,我去协调副食。”
“好嘞!谢谢小琴姐!我们还打算再做一台孵化器,做完后,我把剩余的经费归拢一下,一块跟你交接一下。”叶主任考虑周到,唐植桐也乐见其成。
前前后后操持了两个多月的保温箱项目,终于可以结项了。
从妇联回到押运处,唐植桐在饭后跟着单位职工参加了一下劳动,在院子里锄了个把小时草。
眼下没有除草剂,而农田里的野草比农作物生命力更顽强,如果放任不管,个把星期下来,野草就能漫过农作物。
野草不仅会跟农作物抢地里的水分和养分,等长到一定的高度,还会跟农作物抢阳光。
为了丰收的希望,农民在种下农作物后,个把星期就得锄一遍地,于是才有了那句农谚“立了秋,挂锄钩”。
在立秋之前,锄和人基本都不歇着,而且干这活很挑时候。
若是放在农民身上,绝大多数会选择凌晨四点来钟去锄地,待八九点钟天气热起来之前回家歇着,任凭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