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有一定暗示在其中。这首词与镜水一行人的这次出行有很大的内在关系。
天下归一,是大家内心的期盼,也是符合中国天人合一与世界大同的思想范畴的,更是这次出行的最大目的,并为此打下牢固的基础!
提及天下归一,不能不使得我们想起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承,想起我们祖先血统的内在力量,想起来那些为我们今天能有如此可爱与伟大祖国而呕心沥血舍死忘生的先烈们。加上正巧赶上清明节(天意),所以在词的开头想到了这些,为我们的天下归一做好了铺垫。
这次镜水一行人祭拜华夏的人文始祖伏羲,学到了什么是“大公无私”,这才是大道的本源,也是修行的根本所在。而那些传统寺庙中的修行不能说不真诚,不能说不认真,但是我相难破,一切都被小我自私的心态束缚住了。所以尽管是非常认真和虔诚,却是倒在了小我自私的上面了。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得到了一个相——“围墙”。而且女性不可靠近,却不知没有母亲哪里有他们自身呢?
所以这首词的开头是“清雨景春风纵,恐离晨,海山能痛。”
这次出行看到的景观很美,时令也是不错,可是为何会有雨,为何会有痛呢?
这个雨和痛有两重含义:一个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舍生取义的先驱者,让上天为此而流泪为此而心痛;另外一个是人人都有佛性,“本非众生,非不众生”,他们都被困在了人类的欲望和表相之中难以自拔,使人心痛,使得山河心痛!
为了使得万物复苏,所以修行人要学水德,要像细雨一样慢慢滋润万物,这才是觉者之德。同样,觉者之心如同太阳一样给所有人和万物以阳光以希望,这样才能对得起众生。不是觉者救了大众,而是大众成就了觉者。所以“下下”就是心态要低平再低平,能容万物,感恩万物!
“中都仙履故粱僧,射箭穿,上元醒梦。”
“中”是这次出行的根本。有意思的是我们是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学的又是不偏不倚的中道法则,去的地方又是中国的中心、世界的中心,学到的方言也是“中”。
来到了太昊陵、老君台、周公庙等许多地域景观,学什么呢?学习古人大公为民的心胸,学中国的历史文化,学习中国历史上的一切经验教训,学习现在的发展观,学习一切历史发展趋势,学习一切值得学习的地方。去为国家为民族的复兴服务。同时也把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