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放在以往,妻子的提醒梅兰不太会当回事,甚至会对家人的喋喋不休很反感。这么多年来,面对家庭琐事和来自生活的考验,夫妻双方也经历了从对抗到妥协、从各行其事到团结一致的过程,各自认知也在不断提升。
记得很多年前,孩子还不到三岁,诗无语坚持外出参加一次学习培训。梅兰坚决认为这种培训没什么用,并以孩子小需要照顾为由横加阻拦。但倔强的诗无语不为所动一走了之。当时正好赶上孩子不听话,叠加诗无语特立独行之事,气急败坏的梅兰一脚下去把门踢了个洞,平时看似温文尔雅的知识分子也能干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事后冷静下来,梅兰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首先不能意气用事,无论遇到什么境遇都要用智慧分析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其次,要就事论事,不能扩大矛盾和伤及无辜,故事中的被踢伤的门和受到惊吓的孩子就是无辜的;再次,作为成年男人要有度量和担当,鸡毛蒜皮的事情不要去争辩,默默承担即可。
这件事情成为了双方关系化干戈为玉帛,以及家庭氛围从紧张到和谐的转折点。
就像这次家庭变故,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面对诗无语的提醒和质问,梅兰低下了头,并互相约定各自反思这么多年做的不到位的事情,用实际行动补上落下的功课。
于是,梅兰想到了系统回顾、复习镜水老师多年来的教诲,对号入座查找自身的不足。
从此,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每当心有所患复习镜水老师笔记时,上面讲的总是能与现实对应并找到答案,屡试不爽。
比如,面对家庭变故时,看到老师教诲的都是关于“德本财末、厚德载物、去除小我、大公无私”等话题;面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生气时,看到老师教诲的会是关于“凝神静气、看开放下、不住于假相、不放过真相”等话题;如果哪一天面对的是孩子不听话或者家人闹矛盾,再翻看老师教诲一定是关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是自己的一面镜子”等话题,这种神奇是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具体到这次家庭变故,梅兰认为主要是三个方面需要努力:一是要积累自身德行,特别是阴德,好事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发自内心的;二是要时刻牢记结识老师时立下的“天下大公”的大愿并付诸行动,以此来克制内心的各种欲望;三是不能以“我”为主,要“忘我”的去看问题做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