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能做则天皇帝的女儿,又与你相伴这么多年,我真的好幸运。”
说着柔声细语,她感到胸膛正在豁然,伴随一阵隐隐的失落。母亲去世,该由婉儿安慰自己才是,怎么成了这副样子。她时常觉得,那是两个志向相同的女人,高山流水,灵魂共鸣,知音知己。而自己,有的不过是极深的喜欢,极透彻的爱。这种痛苦是不能对婉儿说的,好像自己不讲理,这种事都会乱吃醋一般。好像是个不孝的女儿,母亲去世,却在为婉儿思念她而难过。
这么一想,她也觉得自己不堪。垂头不说话了。
一刹那,婉儿忽然抱住她。那种不顾一切的凶狠气势,让她着实吃了一惊。她们几乎是撞在一起了,婉儿抱得很紧,身子在微微发抖,胸膛微微起伏。
“我只有你,月儿,我只有你了。只会对你一人心动。别离开,和我站在一起,好不好。此身今世,由生至死,直到最后一刻。我不能……我不能……”
月儿,你不会走的吧。会陪着我的吧。
手指穿过发丝,她不能再离开了。
“哪怕是一场梦,我也陪你做,永远不醒。”
离开的时候,婉儿又嘱咐了很多。说太平和士庶才子交往过多,不免有些惹眼。但若什么也不做的话,往后起了冲突,也缺少对抗的资本。她说要建议韦皇后,赋予嫡出公主开府设衙置官署的权力。皇后在世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儿,为了丰厚羽翼,她一定不会反对。到时候,太平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交往大臣,参与政事了。
她说,我们要一起走下去。我们一定会一起走下去。
女皇已去,但她能否归葬乾陵,在朝堂中引起了巨大争论。李显坚持执行母亲遗嘱,他说则天皇帝也是皇帝,为了她打开父亲的陵墓,不算违背尊卑。他说这是母亲最后的愿望,作为儿子,他一定会完成。李显的宰相的魏元忠,捧手则天皇帝遗诏,嚎啕大哭不止。他曾经是参军,意气风发的少年,被武曌慧眼识珠一路擢拔。宦海沉浮,成也是她败也是她,终于魏元忠也老了,通了人情世故。
雷霆其武,日月其文。[r5] 这是武曌最后的盖棺论定。
无字碑与她亲撰的述圣纪碑遥遥相对,武曌终于回到长安,长眠于她三十余年的夫君,高宗李治身旁。
前殿临朝罢,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