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的身体终于不能支持他上朝了,病重的他躺在洛阳的家中,床榻之上。他知道他的门生会来看他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崔玄暐、袁恕己,每个人走到今日的位置,都与他的推荐不无关系。他看着这五个人,心心念念的国家命运,苍生安危,就系在这几人身上。
默然相对,一言不发。终日对坐,狄公望着他们,留下泪来,沾湿枕席。[r1]
五人有些不知所措,退出屋外。袁恕己猜测道,狄公气力渐衰,是不是想交代家事了,所以不与我们说话。
张柬之与狄公关系最密切,年纪最大,是五人共举的领袖。他说:未闻大贤废国谋家者也。狄公这样的人,一定放不下国事,交代不清楚这些,不会想自己的小家。
果然片刻以后,家仆前来传话,说狄公请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三人进屋,余下两人在外等候。三人走到狄公床边,狄公老朽的身躯动了一下,颤巍巍开口了:“刚刚一言不发,是因为那两个人在。他们有才干,有智谋,却不善于保守秘密。此事外泄,则国破家亡。”
狄公说,复立李显只是匡扶李唐的第一步,这大好的江山,在二张与武家各方势力入侵下,依然前途未卜。二张以后是必然要除掉的,而武三思,这人更要警惕。他有些谋略,为人谨慎不外露,从来没放下过做太子的心,却能韬光养晦蛰伏这么久。梁王不得不防,时机一到,当断则断,立刻铲除。
千万,千万!狄公颤抖着要坐起来。
几人赶忙上前扶住,答应下来。狄公交代完后事,不久便溘然长逝。
武曌听闻狄公离世,痛苦流涕,长叹道:“天夺吾国老何太早邪!从此朝堂空矣。”她是想叫狄公辅佐那不靠谱的李显,维护江山一世长安的,却再没机会了。
婉儿回忆起与狄公共事的时光,虽然不长,彼此却都留下极深的印象。她想不会再有这么一个臣子,在他反对武周,而且皇帝在心知肚明的情况下,还能被如此信任和重用。他们既是对手也是朋友,互相角逐算计,又互相欣赏依赖。她知道,狄公的劝谏,才是李显回朝的真正原因。朝堂之上英才众多,她真正佩服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狄公。
海曲明珠,东南遗宝,斗南仅此一人矣。
狄公的离去,让整个朝廷笼上一层悲戚。婉儿却时常看见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