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到的,是从此之后,稀声琴馆与吴门齐名。那一场没有输赢的切磋,在很多年后,仍被琴者津津乐道。
☆、下篇
下午两点。
“嗯,秦老师。”陈生少有的严肃,“这个曲子,用其他弹法弹一遍。”
“……这。”坐在琴前的年轻女人有些为难。
陈生明了,道,“没事,我们会在一个礼拜里答复你的。”
“一定要两种弹法么?”周老师问。他们约好了,他和陈生都同意才能用。周老师挑选的没有陈生那么严。
“也不一定,问一问而已。”陈生道,“琴师再来两个就可以了。”
“对。”周老师道。
直到下午四点,所有琴师散光。
陈生问他中意哪个。周老师道,“陈生,我们选琴师用的什么标准。”
陈生想了一阵子,答得仿似没答,“如果办琴馆是为了发扬七弦琴,选琴师肯定是选能让学生学得好的。师德与技法并重。”
周老师道,“那刚才的秦老师考不考虑?”
陈生揉了揉眉心,“秦老师是计大师的学生,切磋第一天我看见她了。”
周老师道,“对于她我也有些存疑,我不担心她会乱教,只怕把吴门的习气带过来。”
陈生道,“那些是规矩,如果真的来了,不怕她不改。”
周老师道,“那你顾虑什么?”
陈生抬起头,眼里带一点困倦,笑道,“我怕得罪人,计梅白。”
周老师闻言笑,“你怕什么,现在是‘稀声吴门,远有白鹤’,不是‘吴门白鹤’了。”
“招她进来有些欠妥,要三思。”陈生笑道,“倒是,你为什么那么在意秦老师。”
周老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