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早听闻洛阳牡丹甲天下,正逢花期,却是命好。正好这几天初到洛阳,先欣赏牡丹,再做正事。”
陈与义对曾楙道:“曾兄也是洛阳旧人,重游故地,觉得如何?”
曾楙道:“再临洛阳,恍如隔世。现在的洛阳与以前相比,高门大户少了不少,市井却繁华了些。”
陈与义道:“可惜曾家故宅早已经倾颓,土地也被店宅务收回了,再也寻不见痕迹。不过现在洛阳确实是与以前不同,以前的深宅大院,大多被店宅务重新改建。店宅务新建的房子,大多是小门小户,店铺也大多为小店铺,以方便百姓。新来的人,也是以百姓居多。”
“甚好,甚好。”曾楙连连点头,并没有纠结自己的故宅。
曾楙的父亲曾准,本是虔州府赣县人,搬到洛阳,从此曾家为洛阳人。曾准的四子一侄,皆为进士,为此时有名的进士世家。王宵猎在襄阳时的曾家人,就是他们这一家人。
陈与义是洛阳人,与曾楙本就认识,说起旧事都唏嘘不已。
聊了几句,陈与义道:“若要熟悉洛阳的市井生活,可以到城北的通利坊一带转一转。那里是纺织厂的所在,有数万职工,大多都是从乡下和附近州县搬来。数万人生活在一起,蔚为壮观。”
吕颐浩道:“若有那般景象,以前倒是没有见过。在襄阳的时候,宣抚以前建的工业园区,里面的工厂多被军兵侵占,工厂主无奈,大多都已经搬走了,着实可惜!”
第1035章 烟火
接下来的两天,吕颐浩与李光、曾楙游览了几个牡丹园。可惜时间还早,开的没几朵,大部分还是花骨朵。
这一天,吕熙浩对两人道:“今天我们去城北看看吧,所谓的洛阳烟火气,是个什么样子。”
当下带了随从,乘了几辆马车,过了会通桥,来到了洛河以北的景行坊附近。到的时候已经天近中午,工厂吃中午饭的时候,工人都出来吃饭。只见人山人海,人群一眼望不到头。
吕颐浩吃了一惊:“这么多人!这么多年,还没见过哪个城池如此热闹!”
李光道:“陈与义说是这里是纺织厂,厂里女工极多。相公且看,这里来往匆匆的人群,大多是妇人,看来陈与义所言非虚。那边男工多一些,我们到那里去。”
吕颐浩一看,果然如李光所言。便与李光和曾楙一起,向男人较多的地方而去。
走了一会,吕颐浩道:“现在人如此之多,我们寻个地方吃饭吧。等吃过了饭,想来人就不会这么多了。”
左右看了看,吕颐浩指着一间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