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了解不多的结果。认识到军事理论、军队组织、战争指挥统统不如敌人,才是开始。
王宵猎的军队就是从组织开始,然后延伸到战争指挥、士卒训练、后勤补给、医疗救援、工程建设等等各个方面的。最简单的,士卒训练王宵猎军队的一步一动,把各个战术动作分解成各个关键动作,就不知道速度提设多少,而且士卒的动作也更加标准。
是不是一步一动训练的士卒比旧方法训练的士卒一定强?不一定的。有的人就是天赋异禀,有的就是更适合旧方法。但是,对一支军队来讲,而不是针对一个人,新的训练方法一定强得多。
一个人是一个样,他们组织成集体又是一个样子。对一个集体,必须要考虑到集体的特点,集体的利益。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既要考虑战斗力是各个士卒的相加,又要考虑战斗力不只是各个士卒的相加。
这次到颖州,近距离观察了王宵猎的军队,岳飞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只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的思考还很不成熟。但是开始思考,就是一个开始。
第967章 兵临大同府
李舜英左右看看,并没有人,才上前打门。低声道:“尚书,你在么?”
过了一会,一个须发灰白的中年人开了门,见是李舜英,道:“娘子今日来贱门,有什么事吗?”
李舜英急忙道:“进去说话!”
说完,急急忙拽开门,进了院子里。
中年人摇了摇头,无奈跟在女子后面,随手关上了门。
草屋的炭盆旁边坐着一个中年人,见到李舜英进来,有些为难。起身行了一礼:“见过娘子。”
李舜英道:“原来团练也在这里,确是正好。我有一个消息,今日来说与尚书知道。”
中年人刚进屋,急忙道:“什么消息?”
李舜英沉默了一会,才道:“大王在太原府受挫,这一次大战,可能非同小可。我听府里人讲,宋军已经在几十里之外,可能明天,或者后天,就到大同府。现在府城里面人心惶惶,都在想着逃跑。”
听了这话,中年人不由喜出望外。急忙问道:“此话当真?王师真到西京城外面了?这可真是非同小可!”
李舜英点了点头:“我听到是这样的。他们还商量,全府明日要东逃,尚书他们也要带着走。”
中年人听了,低声冷笑道:“大宋王师既然已到了大同府,我怎么跟着金人逃走?”
李舜英低头想了一会,叹了口气道:“我也不准备随他们走了——”
中年人是建炎三年使金的宋朝使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