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越到后面差距越大,双方的战斗力也出现质的差别。
如果以一个营来说,岳飞相信自己的军队不会比王宵猎的军队差,甚至战斗力超出也有可能。但到了团一级,自己的军队就完落到了下风。这种差别,是指挥体系不同,由此带来的战斗力不同。
靠统兵官个人指挥,很难超过团的级别。或者说,团级的战斗,统兵官就不可能完全掌握了。要想获胜,必须要有完整的指挥体系,或者天命加身。
王宵猎司令部的分工,以及依靠传令兵、号角、旗语、喇叭、哨子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这个体系不但有效,而且能保证下级执行。在战场上,王宵猎一个团就是一个完整的作战单元,既能接受上级的指挥,也能够把上级的命令分解,有效地传达给下级。这一点,岳飞是做不到的。
至于到了团上级别的战斗,岳飞自己也知道,完全不是王宵猎的对手。曹义的一个团就在旁边,岳飞仔细观察了很久,确认了这个判断。
为什么会这样?岳飞知道自己的指挥体系过于简陋,但还有哪些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就说不清了。
像王宵猎这样讲究组织度的部队,是不是一定胜过岳飞的军队?不一定的。一场战争的偶然因素太多了,战果到底怎么样很难说。但是,如果是分成很多团的战斗,肯定是王宵猎的团赢的机会更大。综合起来,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话,岳飞赢的机会就很渺茫了。
影响军队战斗力的因素有很多,如士气,如军心,如士卒的战斗决心,如组织度,如后勤能力,等等。大规模战争和小规模战斗,影响因素也各有不同。
大规模战争不是小规模战斗的简单叠加,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打仗一直获胜,最后身死国灭的例子历史上有,一直失败最后大获全胜的例子当然也有。
对战争的看法,直接影响军队建设。王宵猎从后世得到的知识,不是军队中用上了大炮,也不是掷弹兵,更不是铁丝网,而是对军队的看法。那些技术武器,不过是加快了战争的进程,不是改变结果。
宋朝已经出现了火药武器的雏形,按正常的进程,在战争中火器应该快速发展,发展出新战法,新理论。元朝灭亡南宋军掐断了这个进程。明朝战争较少,烈度较低,发展也不快。到了清朝,就完全没有新的发展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弊端不是武器较差,而是军事理论的发展停滞。到了清末,清军打不过外国侵略军,难道真的是因为列强的船坚炮利?更重要的,是军事理论相差甚远。认为是因为敌人船坚炮利,本身就是对战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