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府头疼的存在。
一方面他们是先帝的旧臣,即便钱尚端早就暗中投靠了淮王,建继帝在世时也没有严加惩罚,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与京襄一系存在种种藕断丝连的联系,司空府也不能表现得太刻薄寡恩。
逃京事变后,汪伯潜、晋庄臣、罗楠光等人都处以斩刑,最终还是给钱尚端、张辛二人网开一面,只是罪其受蒙蔽盲从,判以流充。
当然,要说钱尚端与张辛有什么区别,那就是钱尚端很早就处心积虑投靠了淮王,在绍隆帝登帝之后,也是潜邸系的核心成员,积极为绍隆帝及潜邸系谋划对付京襄。
张辛这人实则有些平庸,没有太强辨别形势的能力,建继帝在时忠心耿耿,绍隆帝登基,又觉得绍隆帝没有将他踢到一旁,还使他出任御营使,便觉得绍隆帝对他恩宠有加,也没有念及其他先帝旧臣一个个被扫地逐出中枢,最后也是一念之差参与了逃京。
因此钱尚端一家老小,朱芝决定还是不予以赦免,即便不会以苦役折磨他们,也会叫他们以流囚的身份在炉城终老。
要不要赦免张辛及家小,朱芝是有专擅之权,可以酌情处置,但考虑到张辛在靖胜军中(原宿卫军)的影响力极大,张晋也一度在宿卫军任将,之后还在皇城司任事,值宿宫禁,如果不能平复他们心里的怨恨,即便不怕他们能造成多大的危害,但这事终究是朱芝做得不妥当、不漂亮——哪怕朱芝知道徐怀还是想着对张辛父子网开一面,甚至只要张辛低头认个错,将他父子接回襄阳、泌阳重新任用都是可以的。
朱芝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张晋以平民的身份,先入番营为卒,观察一两年再说其他……
第二百五十一章 关城
“杀啊!”
位于洛阳城东南六十里外的大谷关,旧属偃师县,其处之地于嵩山、万安山相接之处,群峰削立、沟壑纵深,一道长逾三十里的深谷迂回曲折于群山之间,乃是洛阳东南前往颍水上游河谷登封等地的必经之地。
大谷关位于这条深谷的南隘口处,乃是河洛东南第一门户,也是河洛兵马都总管府抵挡南兵北进的三大门户之一。
许昌等地陷落之后,南朝河洛、京西两大行营的兵马都同时进入颍水上游河谷,在大谷关外围建立兵营军寨。
这使得大谷关的防御,成为河洛兵马都总管府的重中之重。
刚刚进入十月,成千上万的南朝兵卒,就像一道道黑色的山洪,往关城前的开阔谷地奔涌而来,咆哮呐喊声充盈山野。
牛马拉拽着沉重的战械,碾压过松软的坡地,轧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