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本原在道家谓之为道;在佛家谓之为本心。在唯心主义哲学谓之为宇宙本体。
又《道德经》言,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切从这个本原中产生;而本原是从空无中产生的。道到了极处,恰恰是佛家的空无思想。故殊途而同归。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8…07…21 15:48
作者:19992199 回复日期:2008…6…26 14:45:16
全是废话,对现实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
你书读得太死,还不知道理论与实践之间如何联系。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8…07…21 15:52
上面所列仅是阴阳五行的一个基本框架,从阴阳五行到实用阶段,还有个理论细化及应用过程。
作者:西门柳 日期:2008…07…21 16:30
从阴阳五行细化,可扩展为天干地支。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甲乙属木,其中甲为阳木,乙为阴木;木生火,丙丁属火,丙为阳火、丁为阴火;火生土,戊已属土,戊为阳土,已为阴土;土生金,庚辛属金,庚为阳金,辛为阴金;金生水,壬癸属水,壬为阳水、癸为阴水。
再详述一下十二地支;
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比如在月份上,寅为正月,卯为二月,辰为三月,巳为四月,以此类推。
在时辰上,子为23点至1点,丑为1点到3点,寅为3点到5点,以此类推。
在阴阳五行上:
寅为阳木、卯为阴木,辰为土,又为木之余气;
巳为阳火、午为阴火、未为土,又为火之余气;
申为阳金、酉为阴金、戌为土,又为金之余气;
亥为阳水、子为阴水、丑为土,又为水之余气。
这些阴阳五行与天干地支的对应都是有其根据的。
比如月份,正月是寅月、为阳木,二月为卯、为阴木,三月为辰、属土。这个寅卯辰皆为地支,三者皆对应春季的状态.
因为木为事物萌发生长的阶段,而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你能说这种对应没有道理?
再如时辰,半夜为一天的终结,另一天的开始;是一天中最衰退的时刻。所以在地支中用“子”来表达。“子”在五行中为极阴之水,在上述帖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