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写了封信指责父亲导演了自己的人生悲剧。
信发出后又有点后悔:父亲对于将来也没有选择的能力。如有能的话那他早已改善了自己的处境,自己当然也跟着受益,指责他错误的同时,自己又是否也在犯错误呢?如果自己的所有观点都正确的话,那现在应该不是这样的处境。自己这么长的时间也没进展也证明自己在走一条不正确的路线;那么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是不是自己理想过于远大?——自我满足应该会活得自在逍遥些。我的理想也只是“美女+事业”,原来以“商品粮”为目标的时代在改革中已经成为过去式,而现在流行是经济时代,有钱就标志着有事业,有事业也就能吸引美女,归根起来还是孔方兄可爱啊。但这样是不是太俗了?这又是什么信仰?想不明白,归根起原因应该是这个失去信仰的疯狂世道。
又如何实现财富梦想?还只有从正面想出办法:长期做工地是没有出路的,除非自己包工程,但目前缺乏这种机会;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想富裕还是选择工业才能挣些钱。搜寻记忆中接触的工业老板,还只有沈老板(当时并未考虑到他的女儿——因为武侠小说的正气影响),想了好久,于是还是决定去浙江找他。到达他厂的时候,才知道他们的砖瓦厂已经放弃了;对空手而来的呆也不好安排,虚无飘渺的空思想对他的企业是没帮助。但呆哥觉得跑这么远一段路也很值得,因为和他交谈中,他对经营企业的剖析,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但对将来自己创业是大有裨益的。
于是再次空手回到家中。也托人带过口信给不在家里的姝,说爱的还是她,这么多时间来还是忘记不了。
这时候城镇的家用电器开始普及起来,哥哥无线电修理开始有些起色。对比之下,母亲开始责怪呆哥不争气。呆哥也很生自己的气:谁叫自己受那么多挫折呢?如此一来只有忍受着她的唠叨。但母亲还是不肯放过呆哥,数落说原来为他读书借了不少钱等,这个不争气,是个“讨债鬼”由于以前姐姐打过招呼不要透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