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慕容吐谷浑去了西边后,连铁制兵器的筹措都比较困难,那能有什么出息?
但他这么想,不代表其他人也这么想,尤其是那些没有深入参与农耕事务,同时又被排斥在决策圈之外的部落贵人们,早就积蓄了很多不满了,这时候不可劲劝说燕王避避风头才怪了。
封奕叹了口气,局势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了。
慕容径直去了兰府,这个时候,一群平日里很难见到他的部落贵人们围了上来,
道:「昔年莫护跋自北方松林南下,众不过数千,随母丘俭、司马懿征公孙始得势·—..」
说话之人群情汹汹,但意思都很明确,慕容听得懂慕容下城楼时,李重正好登上高台。
他已经收到了城南的战果:不到小半个时辰,尽杀慕容鲜卑六百三十七人,干脆利落此战首功是燕王府护军骑兵,呈上了立功名单若干。
次功则给了黑稍左营,他们主力四千余人前出,屯于城南,阻断城内援军,虽然最终没等到交手机会,但另有两幢人参加了最后的战斗。
飞龙山、上白二镇轻骑混了第三,微微有些不满,但没办法,他们战斗力最差,地位也最低,如果没有友军协助,别看他们人数是慕容鲜卑的两倍,早被击垮了。
李重令幕僚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报,遣人发往幽州一一天子已至北平。
剩下的事情就是继续加固营垒,同时挖掘壕沟了。
后者是一项大工程,反对的人其实不少,因为一道壕沟是不够的,不一定防得住城内敌军突围,必须要两道乃至三道壕沟。
而且一旦开始挖沟,势必要挤压攻城的时间,而今都六月了,最迟九月底肯定要撤兵如果保险一点,最好九月中就撤一一四个月一定能攻下棘城吗?没人敢保证。
李重也将这条写进去了,他其实是想询问天子,城内的汉地士人能不能成事?如果他们愿意当内应,那么就死死围住,一个都不放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