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驿道之旁,十来个孩童跟在一位年岁比他们大不了多少的青年身后,齐声念着古诗。
邵勋伸手止住了其他人的窃窃私语,只唤来高都令刘会,问道:「此何人耶?」
刘会看了一眼便道:「高都县博士姬瑜,凉州人,年方十五,今年试通两经,出任县博士。」
邵勋一听便惊了。
推算一番,姬瑜十一岁入为太学门人,十三岁试通一经,当上了太学弟子,十五岁试通两经,就已经当官了,神童啊!
刘会看了邵勋一眼,又道:「前凉州刺史张骏有一女,年十二,听闻自小便与姬瑜有婚约。」
「哦,张骏的女婿。」邵勋笑了笑,道:「不错。」
「姬博士身后跟着的便是县学生了。」刘会介绍道:「多为诸部贵人子弟,总在乡间奔马驰猎不是个事。前番朝廷送蒙养书和韵书至各县,家父便写信回来,令上党、岢岚、
新兴各部贵人选送嫡脉子弟入县学、郡学读书。」
「刘卿确实公忠体国。」邵勋赞道:「但《毛诗》并非蒙养书吧?
「这些人多多少少已识了些字,故教授蒙养书的同时,也会教一些别的。姬博士说带孩童们出来走走看看,学《毛诗》事半功倍。」
这是世家大族的教育方法。
《诗经》里面的动植物以及山川河流实在太多了,非常适合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实地认识,加深理解。
但能教《毛诗》的人本来就不多,还要带孩子们出游,就更困难了。
所以高都县学也就十几个学生,多为豪强、部落贵人子弟。兴许他们还要赞助不少钱粮,以便这个学校能更好地维持下去。
教育,从来都是一桩非常耗费资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