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勉强考上的。
是以也只当自己着了魔,没对这件事上心。
很快第三场考试开始了。
第三场考试主要考策论。
当然乡试的策论难度自然会比会试低一些。
然而这一次出题人却是首辅张泰初。
时土司之乱刚刚平定。楚辰耀只负责打仗,胜了就收拾收拾大军,带走‘些许’战利品,回朝,留下一地鸡毛。
叛乱是平定了,但是土司的问题由来已久,还需要朝廷治理解决。内阁这段时间就忙着这件事。
于是首辅大人就将这个时事融入到了考题中。
他当然也没指望能从这些只是读了些圣贤书还从未解决过实际问题的考生中得到答案,朝堂对于土司问题,目前还举棋不定,但总归已经开始安抚治理了。
考题当然也不仅是对土司问题,还有民生之类的,‘农’为国之根基,自然也位列其上。
其实首辅大人准备了好几道题,不过决定的时候他却拿给永嘉帝去看了,由永嘉帝确定了考题。
这也算是首辅大人为官的智慧吧,比起过于刚正不阿的孔谢文孔大人,宦官们之中对于首辅大人的评价还是很不错的。
沈天路拿到第三场考试考题的时候彻底愣了。
因为印象太深刻了。
土司问题。
在叶长凌所给的那个箱子里,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探讨。
字迹幼稚如几岁孩童……嗯,古时候读书人从小就开始练字,叶长凌的毛笔字还不到童生的水准很正常。
行文没有丝毫文采。
然而这篇文章就锁在箱子里。
沈天路是个老实人,叶长凌让他每一篇都要写,纵然郁高洛陈克瑾他们都认为这张纸包括这一箱子文章只是叶千户故意整他们,沈天路还是认真看了。
后来这张纸还被楚正霁瞧见,还刻意去问了叶长凌。
改土归流。
非常自然的就想到了这四个字。
几乎没有什么思考,沈天路就开始破题、承题引经据典的过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