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嘛,不降一降罪己诏怎么显得臣子们的敢于谏言的贤明,若是如前朝一般,帝王独揽大权,臣子们唯唯诺诺不敢说话,于是内阁三位大学士被嘲讽为纸糊三阁老。
这都是教训。
到了他们这般的年纪,这般的地位,死后的名望,史书记载,还有死后的谥号,才是最重要的。
已经故去的杨涟文的‘文正’这个谥号就极好。
这也是朝堂上文臣特别是已经步入中老年的文臣,更加力挺太子楚辰熙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太子位居嫡长,是天然的继承人。更是因为太子从小饱读诗书、恭良温俭,简直是众人心目中的理想太子、理想君主的代表。
这样的太子继位,他们的谥号才能有保障。
若是真让楚辰耀那个疯子继位,说不定给他们恶意安排一个殇、厉、武字,哭都没地方哭去。
然而三阁老至少会有谥号,其他大臣还要担心楚辰耀这疯子连谥号都不给他们了。
“张卿家拟旨,让户部安排下去吧。”去年遍地饥民,仅顺天府、应天府两地冻饿死的百姓无数,即使被臣子安慰,永嘉帝情绪依旧糟糕。
这也是永嘉帝是个好皇帝的原因。
在位十八载,除了正常修缮用度之外,没有强征民脂民膏大肆修建宫殿,甚至几度降低赋税,从自己私库拿出钱财赈灾,甚至以身作则缩减宫中开支。
然而就在这时,腿伤刚好一些被永嘉帝召见一直坐在角落里的楚辰熙弯了弯嘴角。
“儿臣以为父皇与诸位大臣不必如此忧心。”楚辰熙径直说道。
闻言,三位大学士隐晦的对视一眼,只当太子年轻不知民生疾苦。
然而太子年岁渐长,一直未曾接触国事,原本这不算什么,关键在于前有永嘉帝甚为宠爱的楚辰昰,后又有军功在身的楚辰耀。太子为国本,他们担心国本动摇。
是以今日进入暖阁之后,见到太子未离开,三位大学士甚至还有些高兴。
这是个好征兆啊。
“熙儿,不可胡言。”毕竟是自己向来得意的太子,如今腿伤还未痊愈,永嘉帝也只是责怪了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