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之之前的雍容华贵,此刻的音乐更为灵动舒缓,仿若溪边潺潺流水。
忽而,一阵银铃声响,时急时缓,一个娘子袅袅走出来,赤足踏拍,两只足上各系着一串银铃。她身着艾绿色薄纱衫,身材娇小,尤其腰肢细软,盈盈不足一握。她以手袖遮面,媚态天成,时而极慢,却不能穷其态,只觉一举一动都让人目眩神迷,时而又极快,如回莲破浪,凌风飞雪,仿佛一阵风便可羽化登仙。这只是支时下最流行的六幺舞,却被她改编得灵动非常又极尽巧思。
在场的几人已看得呆了,齐王已经面露痴迷,崔岱也张着嘴巴,就连唐无衣也面露惊讶,思忖这云裳坊中果然是人才济济。闻韬虽从未看过乐舞,但他从小天资颇高,又一直以道家淡薄之心修炼,尚且觉得这一舞实是超越了声色五感,已臻化境。
一曲终了,那娘子盈盈下拜,微微抬首,见她肤白如雪,柳叶细眉,眼中含笑,是个不可多得的美人。
齐王大喜道:“南国有佳人,轻盈六幺舞。果然南地的美人风情不同,南坊好几年没有出娘子这样的软舞大家了。”
那娘子再拜。齐王忙不迭地问其芳名。
那娘子含羞答道:“小女素馨,忝为南坊花魁。此次花魁制举,以软舞娱宾客。”她来自泉州,口音较扬州又有不同,只觉声韵悦耳,格外动听。大周的乐伎,除了歌舞技艺了得,还要能和达官贵人们往来应酬。几人见齐王和她打得火热,便提前退下。
崔岱一边下楼一边叹道:“不想今年南坊送来的花魁竟如此出色。”
唐无衣道:“每年各坊不都是费尽心思,你方唱罢我登场罢了。”
崔岱笑笑,揶揄他毫无怜香惜玉之情。几人说说笑笑走到锦楼门口,却见一个女子在门口似乎是和守卫起了争执。
那守卫见到崔岱如遇大赦,赶紧求救到:“崔公子,这芙蓉娘子要见殿下,您看如何是好?”
只见锦楼门口站着一位盛装的高个女子,身材微丰,虽在夜色之中,也可见其绝代风姿。那女子微微带怒道:“崔公子,我想见殿下,还有不长眼的拦着。”
崔岱一阵尴尬。这女子正是京都北坊的花魁娘子芙蓉,一曲清歌可比当年的云裳坊开山鼻祖。在京都时,齐王对她万千宠爱,无有不从。
崔岱呵呵一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