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帮我瞧瞧这张当票,我想改成死当,不知可行?我急着用钱,还望掌柜通融通融。”
那掌柜留了一把山羊胡,一顶圆毡帽加一身墨绿色锦缎袍子,瞧着十分有钱的模样,我如今山穷水尽,只盼着老天能开眼给一条活路。
老天确实开眼了,山羊胡掌柜拿走我的当票,进去里间瞧了一会儿,再出来便带上了三分笑模样。
“瞧不出来姑娘还挺年轻,我还以为是个中年老妇,您这钗子放在我这里一月余,前儿个,知县大人的内室来挑死当里的衬眼货,一眼便瞧中了您这支钗子,您这钗子确实新奇,举凡这年头,不是凤凰就是牡丹,您这只蝴蝶,轻巧又耐看,里面还镂了空缀了红色珠子,当真奇巧新颖,知县夫人当下便爱不释手,日日着了丫鬟前来问询,我这是千盼万盼,才把您给盼了来。”
我却只惦记了银子,“既然有人喜欢,掌柜可否给我多当几两?”
山羊胡掌柜撸着胡须笑起来,“姑娘莫要目光短浅,知县夫人让我问您一句,可否愿意帮她订做几款首饰?她要做几样这钱塘府里独一无二,独她一份的首饰,好显出她的身份地位来得。”
我慢慢琢磨出些味道来,明朝民风不比唐朝,不比战国,闺阁女子管教森严,等闲未嫁女子连大门都不能迈出一步,有些身份地位的人家培养女儿也只是从琴棋书画下手,穿衣搭配这些也只是跟随大势,外间流行什么,便跟着穿戴什么,至于合不合适自己,从来无人计较,更无人多作思考。
我暗自计较明白,垫着脚巴结那顶圆毡帽子,“掌柜大人,若您肯帮我从中引荐,我日后定不会忘了掌柜今日大恩。”
我便这样认识了知县夫人,知县夫人三十过五,保养得极好,为知县大人生育了三男一女,却还好似二十出头的妙龄少女。
我却渐渐瞧出了商机。
品味和眼光,这两样是后天慢慢培养得来的,若是没有从小一日日地耳濡目染,日日穿着差不多的衣衫,戴着大众款式的首饰,待到成年,再想有些自己的新奇想法,已然是不可能的了。
我为知县夫人设计了几款首饰,我向着知县夫人说道:“夫人如此年轻好看,若是戴着那种镶着祖母绿的大金大银,反而不相衬,我给夫人设计几款适合夫人气质的。”
知县夫人反问我,“什么叫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