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虽不如于渃涵那样见多识广,可int当时在进出口贸易上所遇到的困境他是亲眼见到的。
越是这个时候,他反而不敢冒进了。以他对于渃涵的了解,前面一定有圈套。
赵江认为高司玮有点“只缘身在此山中”,把事情想得太复杂。那天天气很好,他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指着外面问高司玮,星云的广告最远能铺到什么地方。
高司玮回答,他不要铺广告。
赵江笑着告诉高司玮,广告只是一种比喻,就像墙上刷的标语一样,他要看到更远世界的墙上有星云出现。
高司玮仍旧摇头,赵江还是笑着,不理高司玮的反对。之前赵江一直很顺着高司玮,但这次就跟中了邪一样,非要如何如何。高司玮这种沉默寡言的人都有点忍不住想跟赵江吵架,两个人争执了几轮,气氛搞得很僵,赵江也没有采纳高司玮“巩固据点”的建议。
下沉——所有人都在追求下沉市场,赵江也不例外。
但是他犯了一个坐在高级写字楼里满嘴英文的精英都会犯的错误——他以为他了解那片战场。但实际上,他没有真正去过那些地方,没见过那些人。
而这关键性的一步,给聚星短时间内缔造了流量奇迹,顺利度过了融资阶段,却也埋下了一个隐秘的祸根。
第84章
在新的资本进入股权变更的时候,赵江提议把高司玮的名字也填进来,极其凸显他的诚意,也比较符合高司玮合伙人的地位。高司玮对这方面不太敏感,公司永远不属于一个人,哪怕是公司的创始人也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最后离开。
公司是摆在货架上的商品,很难说最后会不会被什么大鳄吞并,除了能多分钱之外,其他条件对高司玮并不具有什么吸引力。他认为事业是想做的事情,而不是手里持有的股份。
主要原因还是他和赵江有了分歧,以至于他需要再冷静地旁观一下。他不会傻兮兮乐呵呵地觉得成为显名股东之后就是老板了,反而要考虑会不会因此被拘束。
高司玮拒绝了赵江,赵江也就没在强求他。
ien的退场还是引起了一些舆论风波的,毕竟这么早就离开很难说得通。有人认为是聚星的估值太高了,ien赚波块钱差不多得了,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