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联系他的朋友, 还亲自开车带着雪雁过来,在房主来之前,他先给介绍了个大概的情况。
这地段儿是不错,雪雁也挺中意的。是滨湖路上,也是街面上的房子, 看前门房的格局, 早年应该也是前店后住的模式。门房隐约还能闻到药材味儿。这得是好多好多年的老药铺子,柱子都吸了药味儿,才能有这个效果。
雪雁喜欢这里还有一个原因, 就是,这里是学区房。滨湖路与光复路中间就隔着个得胜公园,光复在南面儿,跟火车站对街,和医院相邻。和c大斜对面儿。c大和师范大学还有c大附属医院,正好把得胜公园围住了。两所大门的正门在公园的东西两侧,滨湖路呢,正好在两所大学侧门的中间。两个大学的侧门中间隔着两条街,师大的附属小学中学高中都在这两条街上。
这个年代,这地方还看不出来啥优势来,街面上做小买卖的,也是这两年才刚刚开始零星的有那么几家。这要是再过上十几二十年的你再看看。别说是这种正街面上的房子了,就是那胡同里面的,那也是寸土寸金。这可不光是全市最好的中小学的学区房,还是两所大学中间的黄金地段,最值钱的商业区。
这么大的面积,赶上了,就是运气。别说是两万了,就是五万,买下来也只赚不赔的。就是手里的钱不够……
雪雁心里算计着,多长时间能攒够两万块钱,都想着,不行就再多做咸菜,让罗成一家早点儿过来,先租个房子住,多做些咸菜卖,尽快收拢资金。
正想着呢,房主来了。
哎哟,原来也是熟人。
“华院长,是您呀?这房子是您家的呀?”华院长五十来岁就满头的白发,特别有学者范儿的一个老头儿,那通身的气派一看就不是一般人。雪雁在医院门口摆摊的时候,老头儿上下班要是赶上了,都会买两份小米粥,带几个鸡蛋。有时候还能聊上几句,问问雪雁老家是哪的,为啥来摆摊什么的。后来还是有护士跟他打招呼,才知道是院长。
“小丁儿?你要买房子啊。这可是缘份了。好久都没见你到门口摆摊 了,我还以为你回老家了呢。没想到,你这是转换跑道,赚得更多了呀?”老头儿一点儿没有架子,说话也很亲和接地气,跟他那一身的气场反差可大了。
“老华,你跟小丁儿认识啊?碰巧了不是。我每月给你送那咸菜,就是小丁儿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