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一个“好消息”是,需要伺候的主子也少了很多。
嘉靖西狩和几次动荡,让本来就比较寒酸的嘉靖后宫几乎没了人,隆庆登基之后,虽然扩充了一些后宫,但是也没给名分,等到隆庆瘫痪后,都被现任李太后赶出了宫内。
万历还没有成婚,也没有皇后和妃子。
宫内的司礼监和东厂都被剥夺,高级太监的数量也是历史最低的。
可就算是这样,维持这样的一個宫廷,每年需要的开支依然让李成梁非常头疼。
单子上列的这些开支,可又好像是不得不花的。
嘉靖驾崩,办葬礼就花了一大笔钱。
嘉靖的陵寝在他执政的时候就开始修了,如今已经修的差不多了,但是要安葬嘉靖需要花钱,安葬之后按照传统还要建立宗庙也需要花钱,祭祀这些先皇也需要花钱。
这么一来,这场葬礼花费已经到了几十万银元的数量级,这还是礼部用太上皇的礼仪而不是皇帝的礼仪办的葬礼。
这其中还包含了清远伯李炜捐赠的银元,如果没有这笔捐赠,恐怕当时明廷财政就要破产。
入冬以来,京师百姓很多都因为没有柴火烧活活冻死了,宫中也有冻死的太监宫女。
所以这份报告中,李太后要求增加后宫的炭火供应,这又是一笔庞大的数字。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看到皇室送来的账单,李成梁就觉得头疼。
正常的封建国家,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两千万两的样子,而日常皇室开支占据其中的一到两成。
这已经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了,要知道封建时代收的都是农业税,农业税的特点就是征收过程极其不透明,而且水分极大,中间很多税收被官僚体系截留,要收这两千万两的税收,下面可能贪了几倍的数字。
所以无论皇帝怎么号称轻徭薄赋,最后百姓的日子都会过不下去。
可是一到两成只是理论上的正常开支,皇室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赏赐宗室外戚需要花钱,老皇帝驾崩要办葬礼,新皇帝登基要办大典,皇帝大婚需要花钱,皇帝吃喝拉撒都要花钱。
遇到倒霉的时候,比如嘉靖遇到了宫内火灾,需要修建大殿,他本人又要修道需要修建各种道观。
遇到这种时候,皇室开支不够用,自然就要惦记朝廷收的钱。
封建时代,供养皇室的代价是极其巨大的,每一项都需要大量百姓的血肉。
如今的明廷,通过学习东南的一系列改革,如今也不算是完全的传统封建国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