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歉意地说道。
宋钊生笑着站起身来,道:“再问你一个比较私人的问题,为什么还要上大学”
温朔怔了下,旋即笑道:“一是为了我自己,还有母亲的颜面,上大学是很光荣的事情;二,学无止境,上大学可以迅速提升眼界,开阔心胸,增强学识,如果我不上大学,而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也许将来可以比很多上过大学的人还要优秀,无论学识、心胸、眼界,都要开阔得多,但,那只是相对而言。从我个人来讲,上大学四年所得到的,如果单纯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我估计需要至少八年!这,是我考入京大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切身体会到的。”
宋钊生颇有些讶异和钦佩地点了点头:“去吧。”
“再见。”
“再见。”
……
温朔不知道,他离开酒店没多久,宋钊生就主动和京大校方领导取得联系,去往京大考古文博学院,和吴勤贵院长、杨景斌老师谈话,又和京大校方负责宣传的领导,京城医科大学的医学专家、教授洽谈、交流,直到傍晚六点多钟。
时间安排得很满。
倒不是宋钊生真的就没有太多闲暇,事实上,以他的身份地位,年龄,其实已经处于退休状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我安排时间,可以在家里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之所以如此匆忙地把此番赴京,答应温朔的事情做完,还是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和温朔进行私人的谈话、交流,或者说,请教到更多关于玄学的理论知识。
中午时分石志学一家人离开考古文博学院之后,一些零碎的消息开始在京大校园里迅速传播开来。
消息并不完整,但经不住聪慧的学子们一点点地拼凑、总结、分析、推断。
于是事情的“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近一段时间以来,京城大学,尤其是考古文博学院激荡涌动的暗流,开始迅速平息的同时,在表面上,却好似有微微春风拂过,泛起粼粼波光。
是与之前暗流截然相反的舆论。
皖西汉墓考古发掘的过程中,一个名叫石志学的考古工作人员突遭横祸,身患诡奇可怕病症,人之将死,杨景斌老师为了石志学的安危,自费赶回京城,自降身份,恳请懂得一些民间偏方的温朔,去往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