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引起更大范围的影响,再引起校方的重视。
但文报最后呼吁大家去考古文博学院,要求院长、校领导,杨景斌出面解释,未免太过直接,太过幼稚,太没水平了。
高水平的文报,不需要这般赤果果的呼吁好吧
遥想去年杨景斌老师以笔为刀,两纸文报作利剑,势有开天之威,震荡京大校园,卷狂澜,覆天倾……
当时,文报中可有呼吁大家共起呼应的只言片语否
没有!
不需要!
京大尽是才子,京大满是清流……
何需谁来教导吩咐如何做
大家心中自有计较!
所以这个落款笔名为“短刃”的作者,写的这篇文报,且不说文采不能与杨景斌相提并论,单是这最后的一声呼吁,在格局上就落了下乘,令人生厌,令人能感觉到他沽名要誉的可耻心态。
可即便如此,上午十点多钟时,仍旧有不少学生陆陆续续地去往考古文博学院。
最初前往的学生,多半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
几乎所有人却疏忽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考古文博学院的大门外有了学生聚集时,便会有更多的学生,出于围观、看热闹,或者仅仅是想着出现在那里,起码做个气势上的声援心态,便在不知不觉中,人群越聚越多。
好在是,因为大家几乎都没有抱有闹腾的想法,所以相对比较平静。
学院办公楼内。
吴勤贵隔着窗户望着外面越聚越多的学生,面露一抹担忧,旋即又忍不住露出了哭笑不得的神情,点了支烟,慢悠悠说道:“你的这个学生啊,看似是一些狡猾的鬼点子,可事实上,却是忖度人心jian猾到了极点。”
“去年您就说过,他有枭雄之姿。”杨景斌苦笑。
“jian雄!”吴勤贵轻轻哼了一声。
杨景斌心想,这大jian大恶的帽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扣到温朔的头上——因为,温朔确实是个好孩子。
“他写的这篇文报,你看水平怎么样”吴勤贵笑着问道。
“还好吧。”杨景斌神情尴尬,尽管,吴院长并没有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