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他能说话了。
“大人说明堂身兼数职,我不同意,我在明堂求学数年,对明堂很了解。父王五年来不曾在那里布政;巫觋祈祷留了后殿西苑,平日不与学生发生交集;举行宴会往往是举国同乐之时,学子正当休课;选拔武士也只有今年新制武规,参加的也多是神京、明堂学子。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学子上课约计二百八十日,齐大人既然说明堂规制过大,物尽其用难道不好吗?而大人所说的这些特殊情况,一年不过五十日,难道为了这五十日,神京就要多盖上两大高楼殿宇?”
天衍帝与太子都不是奢靡之人。况且辛鸾心思不多,只觉得这明堂身兼数用那简直再好不过,不想上学的时候,可以趁着国家大事一歇好些天。
·
幡罗旗盖,璧瓦朱甍。外间传来“祥瑞”的声音,原来是降起了大雪。
冬官有大司空谭建元,主缮修、功作、园苑之事,掌屯田,水部掌航政及水利。
谭大人一脸刚直:“太子玩笑话了。高楼殿宇并非都要日日征用,国之重器,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卫国轩辕氏不曾有陛下功德,仍修建殿宇敬天诵圣。既然卫可以建大屋无数,为何天衍不能?”
“大人也说了卫建大屋无数……”
辛鸾嘴巴里的樱桃萝卜还来不及咽下去,闻言只能简洁,“所以卫不长啊!”
这一句,把所有大臣都逗笑了。
辛鸾樱桃口、尖下颌,一脸还没长开的孩子气,仿佛在说什么无忌的童言,而谭建元被这么一回怼,脸色顿时铁青。
天衍帝于御座上放下手中金杯,责备了一句,“太子胡闹。”
辛鸾闻言唇角的线条立时收了,放下碗盏,扁着嘴正襟危坐。
天衍帝抬眼看向群臣,深表赞同地点头,“北境大捷是家国大喜事,诸位大臣想着兴建土木扬我国威,孤何尝不想着起一座殿宇庙祠来承天行化、彰表忠烈?”
静寂中,灯火通明的长信宫中每一声的钟磬声都清晰可闻。
刚刚提议的臣子紧张又兴奋地攥紧了五指。
天衍帝缓缓道,“神京南郊有十顷的香火地,今拨国库金铢千两,可设北境忠烈祠,用来追念这次北伐而死的十万将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