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要想清楚要卖什么早餐,这样明天可以用那一块银元将食材也准备齐全,省得还要额外花钱。其实摊鸡蛋饼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做这个速度很快,一个人就忙得过来,而且鸡蛋饼喜欢的人很多,不用担心没人买。可鸡蛋比较贵,不好批量采购,而且她那种摊鸡蛋饼的车子,总不能把煤和炉子搬出去,那么多东西她一个人一趟搬不过去,要是东西被人拿走了,她就亏大了。
想来想去这个方案只能划掉,她得做一个成本低廉简易方便,又大家都能接受的早点才行。想了半天,覃秀芳也没想好到底做什么早餐,她决定明早去街上转转,看看如今最受欢迎的早餐是什么,再做决定。
第23章
大清早, 薄雾缭绕,寒风拂面,凉飕飕的, 破棉袄不挡风, 冷风侵入骨子里,说不出的寒。但仍旧有许多人早早出门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找工的找工, 勤劳是刻在这个民族里的基因, 哪怕这座被战火刚摧残过的城市一片萧条。
覃秀芳走走停停,一边观察周围卖早点的铺子,发现摆摊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开店的, 卖的也多是稀饭、包子、馒头之类的。
她走了一路,看到前方有一家粮铺,进去问明了各种粮食的售价, 继续前行, 没走多远前方又出现一家粮铺, 她再次进去问了一遍。
问完后,她心里哇凉哇凉的,粮食的价格都不低, 精米精面都要十几元券一斤,粗粮便宜点,但也要几元一斤, 这可比他们乡下贵多了。但也可以理解, 毕竟粮铺从农民手里收了粮, 拿到城里卖,中间要赚钱。
只是这样一来,她的一银元怕是买不了多少粮食。
覃秀芳大致摸清楚了市面上的粮价后,转身往后走,走到一家卖豆花稀饭的铺子前,听到一个cao着北方口音的男人说:“老板,没有酱吗?”
老板一边忙和一边摇头:“没有,有糖,加吗?”
男人赶紧摆手:“不了,不了……”
看到这一幕,覃秀芳若有所思。后世有个非常著名的争论,豆花的甜咸之争,南方人大多喜食甜,北方人一般喜食咸,彼此都不能理解对方,总觉得对方的吃法很魔幻,两派口诛笔伐,谁也说服不了谁。
江市地处南边,本地人多喜食甜,所以这家店的豆花也是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