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沿山而上,一排一排的房屋。
“如嫣,空闲之余我观察了下这里的环境,已经找到了可以发展的方案。每天清晨和黄昏,这里的山头有薄雾笼罩,而且白天山坡基本是向阳的状态,适合茶树的生长环境。”郭杰微笑道。
“你的意思是这里可以种植茶叶,建设茶区?”沈如嫣好奇地问道。
“没错,你知道我平常喜欢喝茶,所以对茶树的生长环境有一定的了解。”郭杰点了点头,说道。
“这可是好消息,既然你对这方面有了解,那你联系一些农科院的教授过来实地考察,若适合,我们再详细讨论种植哪些茶叶。”沈如嫣微笑道。
樟木村的山地有很优越的地形环境,沿山而上,都是曾经解放前开荒的种植地,所以一旦种植茶树,在管理方面就更加有利。而现在种植的护山树苗,完全种植在石山,没有丝毫影响。
做晚饭的事情,郭杰顺便联系了省里的农科院,把助农项目说出来后,那里的教授非常乐意,并答应明天安排人手过来考察。随后,沈如嫣把消息告诉协会的人员,让大家开始做好心理准备。
发展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接下来的工程量依旧庞大,晚饭后,大家简单休息休息,接好自来水洗漱后,急忙回到帐篷开始休息。这次过来,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些许,最起码能睡在床上,这些全是运输车带过来的组装床。
.....
两天后,自来水接通到每家每户暂时使用,待工程队过来后,再安排筹备建设房屋的事情。
省里下来的农科院教授带着学生做了简单的考察后,表示可以种植,并且提议日后可以安排学生到这里实习种植化管理。好消息一出,传遍村里的每家每户,邻村过来种植的工人心里亦是很开心。
“老支书,我上午的时候开车浏览过周围的村庄,发现只有一家商店,我建议由我们公司借资给你们村委,在山脚下开一家百货商店。至于利润,纳入村委,每年年底再用以建设整个村子。而借资的资金,以三年的期限,分期返还。”沈如嫣找到老支书,微笑道。
“好好好,我们同意,只要是有利于村里建设的,我们全体村民一直赞成。”老支书激动地说道。
樟木村的路依旧是泥土路,这次八方并没有拨钱建设硬底化公路,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