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会,而不可言传也!
当然,现代修道完全否定了这一狗屁观点。
而否定的底气就在于《数哲》,这是描述道的工具,让领悟的道有统一标准,不会让道显得让人看不懂。
举个栗子,黑暗启明时代的道,比如领悟的是圆周率π,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这是圆之道的修道者灵光一闪悟到的,但要教给别人π这一个数值的数哲概念,完全只能靠比划了。
在《数哲》没有出来之前,数字,小数点,字母,圆的周长这些字符都没出现,自然π的意义没有承载概念的字符,要对一个完全不知道这些概念的修道者讲解明白π,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而现代悟道,则将悟道知识分门别类的有了统一规划,新的悟道知识出现,会进行数哲字符定义,而后被一群修道者研究,验证,如果正确,将被录入,编写成悟道知识书籍,传播出去。
而修道者因为学习过《数哲》,因此看得懂新的悟道知识,将之一一比对,然后自己按照书上的记载领悟,获得悟道知识的力量。
甚至,在现有悟道知识的基础上,更近一步,领悟到新的悟道知识。
这样有基础,层层递进的结构,就是现代悟道文明的知识阶梯,向着更深奥的道探索。
广场里,悟道中的修道者们,精神和自然交互,各种异像纷纷呈现。
看上去就像是自带悟道炫彩背景一样,在王星看来很是诡异。
他不急不慌的走在广场里,只是偶尔有修道者看了他一眼,大多数没有占到悟道小平台的修道者,或是在广场周围找了个位置坐下,或是在广场周围的树上蹲着,或是刨了一个坑,蹲在里面看着自己手上的书,琢磨悟道上遇到的难点。
时不时有修道者讨论的声音响起。
整体环境看上去比较和谐。
逛了一大圈,王星来到一个角落,大致已经了解悟道广场的氛围。
“系统,这个地方不错啊,人多又安静,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我有一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王星也不嫌脏,直接坐在一棵树下面,树影遮住他的身体,时不时有一阵清风吹拂,吹得头上的树叶哗啦啦作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