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
安抚完朝臣,皇帝又宣布了对齐王和参与谋逆的人的惩罚,主犯齐王除名,其它如龚文桢,屠人英,沈涛,李统领等人诛九族。
其中沈涛特殊一点,他的九族里有太后的家人,所以特意剔除了那一支。
守城的不知情士卒,虽然先前抵抗了,但是念其不知情,后来也有守城之功,便功过相抵,不予追究。
禁军里立了功的,按照之前说的,杀够十人就赦免其罪,杀不够的,就按照杀人书来减罪。
还有那晁猛,更是被封了个小统领。
堪称胸怀大度,赏罚分明。
朝臣们于是更放心了,先前闹那么厉害,他们不少人还被揪住了小辫子,真心害怕皇帝报复。
最后,皇帝则宣布了此次最大的两个功臣,薛亦和温长宁的封赏。
温长宁更进一步,封为禁军统领,二品大员。
薛亦,本就因为破案,临时提升为大理寺少卿,现在案子不仅完美破了,还有救驾之功,便又升了一级。
“沈涛已就法,他空出来的鸿胪寺卿,就由薛卿顶替吧。”皇帝如是说。
说完了,还要专门问群臣,“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有异议……有个毛啊。
这升官真如喝水一般,偏偏人家实打实立下的功劳,谁敢放个屁?
朝臣们纷纷表示,没意见没意见,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薛大人这般惊才绝艳的有能之士,十九岁才正三品,一点也不夸张!
于是,在荣获少卿一衔不到五日,薛亦便光荣摘掉了那个少字,一跃成为卿正,朝廷正三品大员。
由此,他正式进入了手握权柄的高官行列,再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可欺之人了。
第五十八章
散朝后, 皇帝留下了温长宁和薛亦叙话。
“齐王已经逐出宗室,贬为庶民。至于厉恪嘛……”皇帝停顿了一下。
薛亦念及厉恪郡王反水报信,还有派人保护的举动, 觉得有必要为他说句好话, 便道:“陛下既然在朝上没有当众提及, 想来也是不愿意皇家一次出两个造反的王爷, 左右他如今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