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txt_31">“他们派我来抓那只鸟的。”
十几分钟后,在代表处的一间办公室内,王瑞贤指着图版上的照片说道:
“范春隐,记者,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他以记者身份为掩护,潜伏在美国及南越势力的中心,向北越传递了无数关键信息,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春隐奉北越情报部门之命,前往美国加州橘郡大学学习新闻学,他在求学期间有意识地培养了自己用美国人的方式思考,并从此正式开启了他传奇的间谍生涯。
毕业后,他回到越南西贡,起初他在路透社担任记者,不久之后,他进入《时代周刊》。由于英文流利、立场温和、为人诚恳,使得他迅速在西方记者圈中建立了声望,成为当时西贡最受西方信任的越南记者,甚至没有之一。”
在王瑞贤介绍着范春隐的情况时,康德安则翻看着他的资料,越看越是惊心。
由于他具有南越军官和记者的双重身份,加之此前在军队时建立的人脉关系,使他能接触到南越的高官、美军的将领,可以参加美军的新闻发布会,记录他们发布的战略简报,因而他掌握了大量机密。
范春隐一共向北越传递了数以百计的机密报告和文件,涵盖美国的战争计划、军事战略、政治变化。
虽然并不知道河内的高层在得到情报后,会多么兴奋,但是作为情报人员康德安却能够想象得到,那些人肯定会兴奋的宣称: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军总部!
这其中可能包括美国制订的“战略哈姆雷特计划”计划,该战略计划通过迁移农村人口至所谓的战略小村庄,以瓦解南越游击队的民众基础。但是,由于这一计划的泄露,让他们获得了时间去应对美国的计划,从而,该战略以完全失败而告终。
也可能包括“斯塔利泰勒计划”,这是美国制订的一份军事干预计划,当该计划完整地展现在北越领导人面前后,他们洞悉了美国干预越南事务的目的、手段和规模。从而令其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