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堡垒”之中,所有的窗户都是虚假的,不过只是一个装饰物而已。
为了弄出窗户的模样,堡垒里的大多数探员探员会刻意在上挂上一副画,弄出有窗户的假相。
探员们如此,法医们同样也是如此。在这栋大楼里工作的并不仅仅只有警察,还有法医,以及进行科学鉴证的专业人员。
在二十三楼的法医鉴证中心,假窗户前有两张办公桌拼在一起。中间堆着好多书,还有一台很有未来感的台式电子计算机,机身上可以看到“王安电脑”的标志。
清晨,堡垒外面阳光明媚,而堡垒内部灯光明亮。
李江恒到了办公室,拉开椅子,坐下,开机,等待电脑打开的时候,给自己倒水,然后他又一次翻看着面前的资料。
作为法医鉴证中心的助理法医,李江恒的工作并不局限于随法医到各地进行现场勘察,作为研究生的他还在研究着一种新技术——dna侦破技术!
两年前,他在永兴大学的实验室检视一批DNA的X射线图谱胶片,这些DNA都来自他一个同事的家庭成员。
当时,他看到这些家庭成员复杂的DNA图谱中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检视,他意识到这些复杂的图谱反映的是每个人的遗传密码,相当于每个人特定的DNA指纹,可以在法医领域进行精确的个体识别,也可以与孟德尔遗传定律配合进行准确的亲子鉴定。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他就一门心思扑到了DNA指纹研究上,来到国家警察总局的法医鉴证中心后,李江恒一直试图将这一技术应用在刑侦破案上。
但很可惜,哪怕就是警察总局,对这一技术也是持以怀疑态度,毕竟,二十一年前,也就是53年,Watson和Crick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虽然后来,他们两人因为此项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生理学奖。
但是DNA检测作为一种新技术,还没有达到为世人公认的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