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对非唐人非法移民一直都是严防死打,这边甚至都有可能被非法移民给冲垮。
“你说的很对。”
李云辉点了点头,说道:
“虽然我是军人出身,但我知道,想吃饱饭,就非得发展经济不可。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的帮助和指导,才有了现在的掸邦,甚至就是现在,阁下仍然关心着这里,云辉真的是深受感激,请您转告阁下,掸邦一定不负阁下厚望,加快经济发展。”
其实,李云辉是有些妄自菲薄了,他虽然是军人出身,但是在推动经济发展上,从来都是态度坚决的,他是不懂经济,但是他懂得用人,在他的总统府之中,有一大批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他们作为职业官僚,制定着掸邦的经济发展策略,推动着经济发展。
而正像长安担心的一样,过去他们最担心的也是运输——这是制约掸邦发展的瓶颈,可是现在,这个问题却迎刃而解了,他又怎么可能不激动。
先是表示了感谢之后,李云辉又继续说道:
“至于孟东水电站,我们会把它作为最重要的大项目,全力推动它实施,当然在,这需要你们在技术和资金上的帮助。尤其是资金,景仁,你知道的,掸邦还是很穷的!”
在国际开发署面前“哭穷”,基本上都是正常操作,对此,方景仁只是笑了笑了,直接说道:
“国际开发署会提供一笔贷款,同时“全民年金”也会进行投资,对了,你们的国民年金,同样也可以进行投资,毕竟,水电站嘛…一本万利!”
水电站确实是一本万利的,虽然它的投资大,动辄需要几千万,像孟东那样大型水电站,至少需要几亿元甚至十几亿元的投资,但是它的回报周期却很快——只需要10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投资。
然后就是一本万利了,年发电量三百多亿度的大型水电站,一年仅仅只是电力销售额就有一两亿元,再加上未来的船闸通行费,每年的利润是极其可观的。
也正因如此,方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