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我反正可以作壁上观,什么滔天巨浪都打不到我这一亩三分地来。
这……
有些人暗暗地心动与这种超然物外的安全感,但更多的人却想得更多。
依着皇帝的意思,以后的司法台俨然一个小朝廷,不受外部的干扰。如此一来,固然会让司法台的长官获得一种与世绝伦的优越感,但更重要的是——与更大的朝廷相比,司法台的体量终究是略小了一些,能够提供的高品级职位也相对较少。
司法台内,可能三品以上的位置只有那么几个,名额有限,又不能离开另寻出路,竞争颇为激烈呀……
面对将要出现的激烈竞争,有心于此的官员都跃跃欲试,争取能在皇帝口中的“设立初期”就在司法台谋一个高级职位。
如果能一步到位成为“台长”,那就再好不过了。
直属皇帝的司法台,掌管全国刑狱的司法台,“台长”的品阶一定不会低于御史大夫。
而在司法台设立初期,这个“台长”的职务,一定是会实授的!
御史台名义上的长官理应是御史大夫,但出于种种原因,御史大夫一职在本朝基本不实授,事实上的台长是御史中丞。而御史中丞一职也经常不实授,真正掌管御史台的往往是“侍御史知杂事”。
也就是说,在御史台,做官做到头,很可能就只是一个知杂事。
御史台的长官不实授,是这个机构数百年历史沿革之下形成的一种政治上的默契。
在一个新机构的创设初期,这份默契是不存在的。
一个职位不可能设置出来就为了空置,“长官不实授”的默契最快也要三四任之后才能形成。
而为了匹配这个新设立的“司法台”执掌天下刑狱的职能,这个长官的品阶,很可能就是二品往上了。
二品官,还是真正有实权有职能,不是看起来好看的荣誉性职务。
绝大多数官员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高度了!
皇帝设置这个司法台,等同于凭空创造出了一个实权二品的名额。
理清了这个思路之后,官员们的目光都变得火热,尤其是离拜相只差一线的那些官员,恨不得削尖了脑袋钻进这个新机构去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