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宫的半道上,好不容易等到风雪停却已临近黄昏。
太晚去嬴政的寝宫难免不合时宜,于是姬丹加快了步伐。
至于为何这个时候急匆匆跑去见嬴政,起因源于她父王的一封书信。
燕王喜亲自修书一封,说今年秋收时燕国闹的蝗灾到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前不久一场几百年不遇的冰雪天气席卷中原各地,燕国灾情尤为严重,国库里实在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购买秦国的马匹,故而让留在咸阳的姬丹找秦王商量能不能通融一下,把价格再压低一些……
“这种事也能通融?不是……我并没有质疑王上,我是说人家秦国开的价算合理公道的了,再压价反倒会让人觉得是我们燕国不讲理。而且殿下金玉之身,讨价还价这种磨嘴皮子的事,怎么能让您出面?何况通商方面的事宜自有专门的人负责,您事必躬亲,什么事都替他们做得妥妥帖帖,那还养着那些官员干什么。”青莞也看了信,可一想到信的内容和语气,她觉得很槽心。
“今时不同往日,往年冬天燕国便灾害频发,今年中原各国的冬雪来得格外早,听闻几乎从不下雪的楚国都飘起了雪花。如今父王亲自修书过来,我岂能袖手旁观?左右求的是阿政,就算事不成,他也不会太难为我。”姬丹并未在意青莞有没有质疑她父王,更何况她认为青莞的话并非毫无道理,可父王都来信了,她总不能装糊涂吧。
“可问题是如今在秦国真正说了算的是吕不韦啊,嬴政充其量只是个尚未亲政的君王,就算他卖您三分面子也未必有用,吕不韦那个老头子可不好对付……”青莞这句话倒真是说在点子上了,这一点同样也是姬丹认为最棘手的。
吕不韦位高权重,又太精明,而且本是商贾出身的他最擅长的莫过于将利益最大化,想占此人的便宜可以说是天方夜谭。
“吕不韦这个人的主意是打不得的,为今之计只有走一步算一步,先去阿政那里碰碰运气。万一行不通,也就只有用精铁来换。”
燕国地处北境,其特有的铁矿石纯度极高,中原各国都盯着这块肥rou,只不过一直以来精铁并不在燕国与他国通商的物产中。
青莞睁大眼睛:“殿下准备拿我国的铁矿去换秦国的战马?”
“没有到最后一步,我绝不想动用铁矿去作交换。只是天下形势日益紧张,战马无论如何也不能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