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开会文远不在。他是新未视频高级副总,不参加每次讨论,谢兰生也十分明白。屋里的是两男两女,正中央的是新未视频高级副总,主管新未会员业务,曾是著名的制片人,叫阮成,他旁边的是电影业内大制片人,叫吴九一,他们两个已经成了《去岳阳》的联合监制,而两侧的是新未影业几个部门的负责人。
《去岳阳》这部电影出品栏的人名极多,有谢兰生,有新未视频CEO,有发行公司CEO,而监制栏的人也不少,会有蓝天,会有兰生刚请来的某日本籍大导演——此人拍过类似的片,还会有文远、阮成、吴九一等。
两边的人客套一番,谢兰生的十指交叉,问:“对《去岳阳》本子全文,在座各位有想法吗?”
“脚本很好,”新未那头的吴九一道,“‘让观众们自己分析’,非常适合网络电影。观众结束观影以后能再回去翻看翻看,搜寻蛛丝马迹。而且,几个主角‘变成大人’的经历也叫人唏嘘,每个观众都能发现他们自己的影子,很适合年轻人。”
谢兰生挑挑眉:“嗯。”
“不过,新未这边想对分镜提出一个小的建议。”吴九一笑,“我们希望《去岳阳》的镜头数在100镜以上,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下。”
“……”谢兰生说,“这部电影目前的75镜我认为是最合适的。我很擅长拍长镜头,新未可以放下心的。”谢兰生的话没说错。他电影里的长镜头全都不是故弄玄虚,每帧都有相当内容,在业内是顶尖的。
“谢导,”吴九一不为所动,“新未视频曾总结过文艺电影票房状况,发现,能回本的文艺电影镜头全在100镜以上,时长全在两小时以下。节奏太缓是不行的。”
谢兰生:“……”
“新未视频是IT公司,它们手里有大数据。以前电影公司要靠经验,现在它们可以参考数据了。谢导,这跟过去咱们做的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更科学了,也更有说服力了。”
谢兰生长叹口气,问:“只有这个需要改吗?”
吴九一则肯定地道:“对。”
“好吧,”谢兰生把笔帽扣上,“我这边的诚意很足,会试试增加镜数。《去岳阳》本来的时长也差不多是两个小时。”
谢兰生刚仔细想了,100镜还是勉强能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