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发起人之一……那个“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是贾樟柯的公司……这个这个纯属巧合,不是神马原型哈。第一部艺联专线发行的《海边的曼彻斯特》(2017),第一部艺联专项发行的国产片是《八月》。
爱奇艺有文艺院线,2015年成立的,里面片子还挺多的!第一部在爱奇艺文艺院线专线发行的是FIRST上拿了最佳导演的《黑处有什么》,后来《八月》《北方一片苍茫》等都是线上加线下,在线上先上映九天,这个样子。这里同样别代入哈,这文大背景、大潮流基本按照现实来写,里面人、事、公司就是作者自己编的了。
另外,我上章又修了修。我看了看北电教授张献民的几篇文章,把电影节关停细节完善了下,还在前头加了一句李贤老婆去世的事。
老夫老夫甜不甜?!
第113章《去岳阳》(四)
再回到家,谢兰生开始准备他要拍的两部片子。
他希望在艺联上的那部电影叫作《一天》。严格来说,《一天》其实是纪录片,不是故事片。
一直以来谢兰生的目光总在边缘群体,比方说乡下妇女,再比方说男同女同,可现在,他意识到一个问题,甚至是很大的问题:文艺片的一众导演没人关注主流的人。主流人的平凡遭遇——宠物去世,朋友搬家,父母争吵,梦想毁灭,这些东西不被重视,因此,谢兰生的下两部片都会围绕这个主题。
在《一天》的筹备当中,兰生会向公众问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如果,您的大脑出现病症,失去记忆,只能记住您过去那几十年中的某一天,唯一一天,您要选择哪一天呢?那天发生了什么事?”,并向社会收集答案。这个“过去几十年”,可能是20年,可能是40年,也可能是60年80年。谢兰生会选取一些他很喜欢的回答,具广泛意义的回答,捏在一起拍成电影。
谢兰生认为,它挺适合在艺联上映。文艺电影大多没有很惊人的画面特效,于是观众常常感觉去电影院是个浪费,因此,兰生觉得这部电影“情绪感染”非常重要,它需要让观众认为“去电影院”是必要的——在那,大家面对共同经历会更受触动、更有感觉。
收集素材的全过程谢兰生想交给莘野。深蓝影业这种公司比较擅长广而告之,同时,莘野肯定完全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